当前位置:首页 / 集团新闻 新闻中心
集团新闻
李荣融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谈国企改革发展
发布时间:2008-03-24 来源: 点击数:5294次
0
      3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五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全文摘录如下: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层层落实,极大激发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力和发展的活力。广大国有企业紧紧抓住改革、调整、创新、管理等关键环节,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国有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加,国有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深化改革,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体制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03—2007年,中央企业在A股上市29家,H股16家,红筹股7家。目前,中央企业作为实际控股方的上市公司共有279家。宝钢集团、神华集团等19家企业按照《公司法》开展了董事会试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普遍加大了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目前中央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选用的各级经营管理人才约占总数的30%。一批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有效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全体员工竞争上岗、量化考核、薪酬与业绩挂钩的机制。

      突出主业,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围绕做强做大主业,积极开展调整重组,缩短管理链条,改制分离辅业,企业发展呈现新的活力。中央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优化配置资源,做强做大主业,加大调整重组的力度。

      五年来,共有95家(次)中央企业参与了47次重组,中央企业户数已由196家调整为150家。一批科研院所进入产业集团,实现了产研结合,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一些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了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一些“窗口”公司并入大型骨干企业,增强了企业海外市场的开拓能力和竞争能力。一些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合并重组,促进了中央企业业务链整合,发挥了协同互补效应。一些困难企业通过重组,实现了扭亏脱困,焕发新的生机。

      推进技术进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围绕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积极推进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开发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2005—2007年,中央企业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项,二等奖154项,分别占该奖项的47.5%和27.1%。2006年和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部由中央企业获得。中国石化、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石油每年申请专利总数均超过1000项。我国自主研制的歼十战斗机突破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术技术要求。“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和“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成为我国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的典范。中央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在青藏铁路、三峡工程、 奥运场馆建设等重大工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标志性重大工程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强化管理,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加强产权管理、财务管理和战略规划管理,增强集团控制力和抗御风险能力,企业管理逐步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70多家企业实行了资金集中管理,90多家企业推进了成本工程管理,石油石化、电信、电力企业普遍开展了重大设备物资统一招标、集中采购,近三年来节约采购成本逾千亿元。中国石油实行资金集中管理,清理撤并8000多个银行账户,债务规模缩减1000多亿元,节约资金成本逾百亿元。中国石化实施物资采购“阳光工程”,通过网上采购的物资达5000种,累计实现网上采购总额4336亿元,节约采购资金159亿元。中国移动通过在全系统推行比价采购,降低采购成本近30%。国家电网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实施电网标准设计,推行输变电设备集中采购,建立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等方式降本节支,其中2007年集中采购金额达1210亿元,节约支出84.7亿元。在纽约上市的14家中央企业控股公司,按照《萨班斯法案》的基本要求,启动了内控体系建设,大多数都以零缺陷通过了内部控制评审。

      五年来,国有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虽然数量不断减少,但资产规模大幅增加,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显著提高,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万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利润1.62万亿元,同比增长31.6%;上缴税金1.5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2002—2007年,国有企业户数每年减少近1万户,但销售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9万亿元,实现利润平均每年增加2500亿元,上缴税金平均每年增加180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6.1%、33.7%和18.2%。

      2007年,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84万亿元,同比增长19.3%;实现利润9968.5亿元,同比增长30.3%;上缴税金8303.2亿元,同比增长23.8%。截至2007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4.8万亿元,同比增长20.5%。2002—2007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年均增加1.5万亿元,销售收入年均增加1.3万亿元,实现利润年均增加1500亿元,上缴税金年均增加1000亿元。2007年,中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有26家,利润超过百亿元的有19家,进入世界500强的有16家,分别比2002年增加20家、13家和10家。

      国有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石油石化、电力、粮食、铁路、交通等企业,自觉服从国家的调度安排,为保障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做了大量工作。石油石化企业在国内成品油与进口成品油价格倒挂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努力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确保国内成品油的稳定供应。电力企业加强电网改造,加快发展农电事业,全面推进“户户通电”工程,保障了电力供应。电信企业实施“村村通”工程,在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军工企业深化改革,加快技术创新,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军品科研和生产任务,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1月以来,我国出现了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广大国有企业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全力以赴抢险抗灾,在特殊时期发挥了特殊作用。电网企业积极组织抢修供电线路,保障京广、京九等铁路大动脉供电。发电企业克服电煤不足的困难,全力确保发电、供热。石油石化企业进行紧急部署,调配成品油、天然气支援灾区,保证农产品运输、路途受困车辆的油料供应。运输企业及时调整航班、航运计划,建立电煤和救灾物资绿色通道。企业和广大职工积极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为抗灾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有宏观经济好的因素,也有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加快发展步伐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激发了国有企业的内在活力。

      多年改革为国有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推动了国有企业创新体制,转换机制,减轻负担,增强活力,为国有企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强化管理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这些年,国有企业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实现境内外上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通过调整布局结构,突出发展主业,缩短管理链条,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基础管理,促进技术创新,节约资源能源,降低成本消耗,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国有企业激发了新的活力。成立国资委,从政府机构设置上实现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国有资产监管得到切实加强,形成了责任落实和压力传递相统一的工作机制,极大调动了企业负责人和职工的积极性。

      国资委成立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落实责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以组建机构、健全规章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以经营业绩考核为抓手,层层落实保值增值责任;以财务监督和风险控制为重点,强化出资人监管;以公开招聘中央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为突破口,探索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以股份制改革和董事会建设为着力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核定主业和推进重组为主线,调整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以加强职代会建设为重点,推进职工民主管理;以岗位培训和技能竞赛为抓手,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经过五年的努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基本建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得到落实,出资人监管得到强化,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结构逐步优化,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五年的实践,我们找到了一条搞好国有企业的路子,找到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有效途径,找到了出资人机构履行职责的一套制度和方法。实践证明,党的十六大关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是正确的,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权力、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是正确的,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确定的国资委的性质、定位是正确的。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国有企业一定能够搞得更好,一定能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房集团联合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公安备案号 11010802023920  京ICP备10049906号-1